八方錦程《2019年金融機構候選人求職信用分析報告》權威發布!
2020-07-08
對一個企業而言,最重要的是人才。對一個人才來說,誠信是其根本。尤其是以誠信為基石的金融機構,人才的整體素養,將直接影響到企業的運營成敗。
由于金融的行業特殊性,因此金融機構企業的人才招聘與其他行業比較,更為嚴格和高要求。
在招聘的過程中,候選人為了獲得更好的就業機會,出于趨利避害的動機,可能存在“冒進”行為。處于信息不對稱的“優勢”的他們,一旦刻意隱瞞、夸大、捏造個人信息,就會造成用人單位對他們的錯誤認識,乃至做出錯誤的雇傭決策。
因此,在招聘環節中,企業需要主動規避人才風險,而背景調查成為了雇傭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。
由中國領先的職業征信機構——八方錦程發布了《2019年金融機構候選人求職信用分析報告》(以下簡稱《報告》),分別從金融機構——銀行業、保險業、證券業三大分支分析了候選人求職信用,多維度地為金融企業詮釋候選人的求職信用現狀,助力企業找到對的人。
下面,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具體的分析:
一、金融機構整體求職信用風險率為13.90%
在八方錦程所服務的金融機構中,2019年共進行了121454人次雇前背景調查,合計595125項核查。
《報告》中顯示,在金融機構中,2019年候選人求職信用風險率為13.19%,較2019年有所下降。但求職信用風險率的下降,說明了金融機構整體求職信用向好的趨勢。
在候選人所在地域進行分析,廣州以求職信用風險率占比23.60%,成為一線之首。港澳臺候選人求職信用風險成為關注的新焦點,占比為12.09%。
除此之外,新一線、二線城市飛速發展,凸顯對人才的巨大需求。企業要慎防部分有著一線城市從業經驗“加持”下的金融人才,可能存在的用工風險,做好基礎信息、履歷信息、工作能力等多方面的核查。
候選人各學歷層次求職信用風險分析中,“大專”學歷的求職信用風險率19.64%,其次為本科,碩士及博士以上的學歷,占比較低。而我們在各學歷層次求職信用風險原因中分析,發現以“工作履歷信息虛假”與“存在商業利益沖突”更為突出。
在候選人各年齡段求職信用風險分析中,“43-52歲”年齡段的求職信用風險率為7.39%,其次為33-42歲,占比11.07%,而22-32歲之間的求職信用風險最高,占比20.24%。隨著年齡的增長,發生求職失信的概率隨之降低。
二、銀行、保險、證券三大分支候選人求職信用現狀
以職級、常見崗位、常見調查緯度等為主要分析對象。在2019年銀行業求職信用風險整體趨勢有所下降;保險業的求職信用風險趨勢平緩,證券業較于2018年提高一倍,占比達到36.22%。
1、銀行業——“工作履歷信息虛假”近5成
銀行業是金融機構的絕對主體,用人需求將繼續穩定在低速增長狀態,因此銀行企業在招聘時,更要協調招聘質與量的平衡關系。
在信息不對稱的條件下,相較于其他常見調查維度,“工作履歷信息虛假”占比48.41%,成為求職信用中最具不確定性的風險點。
在篩選和識別候選人的工作履歷時,切勿“一概而論”,應該講究“差異化”,根據候選人的個人情況,多維度核實候選人提供的履歷信息,幫助企業挑選出更為合適“對”的人才。
2、保險業——營銷管理、客戶服務成為重點關注崗位
在保險業常見崗位的求職信用風險均在10%以上。客戶服務崗位求職信用風險最高,占比為31.33%,其次,營銷管理的求職信用風險占比21.59%。
3、證券業——“存在商業利益沖突”約六成
基于證券行業從業人員的“兼職”問題的存在,且大部分證券企業可能沒有引起太大的重視。因此,企業在招聘過程中,忽略對“存在商業利益沖突”項目的核查,導致求職信用風險增加。
以上僅是對《報告》部分內容的分享,想要獲取完整版《2019年金融機構候選人求職信用分析報告》,可通過掃描下方二維碼,添加微信即可領取!
更多精彩報告,隨時在線領取